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徐铉 (宋)卷别卷四上反切武悲切頁碼第108頁,第3字續丁孫
睂異體𥇮、眉
目上毛也。从目,象眉之形,上象頟理也。凡眉之屬皆从睂。
附注孔廣居疑疑:「(古文)下象目,上象毛,小篆即古文之小變,非象頟理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徐锴 (南唐)卷别卷七反切閩之反頁碼第283頁,第2行,第1字述
目上毛也。從目,象睂之形,上象頟理也。凡睂之屬,皆從睂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仌,象頟理也,指事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段玉裁 (清代)卷别卷四上反切武悲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541頁,第3字許惟賢第243頁,第1字
目上毛也。
段注人老則有長眉。《豳風》、《小雅》皆言眉壽。毛曰:豪眉也。又曰:秀眉也。《方言》。眉黎耊鮐老也。東齊曰眉。《士冠禮》古文作麋。《少牢》饋《食禮》古文作微。皆假借字也。
从目。象眉之形。
段注謂𠂆。
上象頟理也。
段注謂仌在㒳眉上也。並二眉則頟理在眉閒之上。武悲切。十五部。
凡眉之屬皆从眉。
白话解释眉,眼睛上部的毛发。字形采用“目”作边旁,像眉毛的形状,上部褶皱像额头的皱纹。所有与眉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眉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甲骨文字形從目,其上二豎像眉毛形。金文字形則於目上多加一橫,仍為眉毛形。將金文一橫向左訛變下垂,即為篆文字形之所本。隸書及楷書字形又將篆文之眉形訛變為「」、「」,已難看出眉形的樣子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。
眉字的相关索引#书籍索引1汲古閣本第211頁,第6字2陳昌治本第289頁,第3字3黃侃手批第227頁4說文校箋第143頁,第6字5說文考正第136頁,第2字6說文今釋第483頁,第2字7說文約注第830頁,第1字8說文探原第1940頁,第2字9說文集注第701頁,第2字10說文標整第85頁,第10字11標注說文第140頁,第11字12說文注箋第1057頁,第1字13說文詁林第3907頁【補遺】第16576頁14通訓定聲第2376頁,第2字15說文義證第281頁【崇文】第1121頁16說文句讀第407頁17說文新證第270頁,第2字18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5頁,第1字19古字釋要第363頁,第6字